【專欄】淺談御宅族與ACG的資訊後現代動物化
隨著ACG文化逐漸被臺灣社會所接受,逐漸開始承認動漫文化作為一種當代大眾文化的主要象徵,更是軟性國力的表現,甚至是官方政府也開始舉辦各種展覽與活動,雖然今日依舊難免有偏見,但相較於十數年的污名化則不可同日而語。
預定於10月13日在新竹交通大學舉辦的「動漫的現代社會文化意涵(アニメと漫画に代表される現代社会の文化意義)」就是一場以ACG御宅文化與臺灣社會為主題學術研討會,不僅代表著動漫文化進入學術殿堂被討論,更代表承認「動漫文化」與「臺灣社會」彼此之間有著相互影響的緊密關係。在這場首次舉辦的研討會中,除了臺灣代表性的動漫推廣團體與發表人外,主辦單位也邀請了日本著名的思想家、御宅文化評論家東浩紀(あずま ひろき)蒞臨臺灣舉行專題演講。
東浩紀是日本東京大學博士,曾任日本國際大學全球訊息溝通中心(国際大学グローバル・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センター)研究員、副所長與主任,東京工業大學、現任早稲田大學文學學術院教授,主要研究領域在於後現代主義、法國哲學,尤其受到德里達(Jacques Derrida)、德勒茲(Gilles Deleuze)與傅柯(Michel Foucault)的影響頗深。在2011年日本東北大地震後,也從哲學的角度重新提出了「文明災」的看法。
在ACG領域方面,他自認自己是「喜好現代思想的御宅族」,所以也寫作了數本與動漫文化有關係之作品,在1996年便寫了《新世紀福音戰士論》,後來的《美少女遊戲臨界點》還在COMIKE上以同人刊物的形式發行,這篇文章便試圖向各位介紹一下東浩紀的論點,有興趣的讀者也歡迎10月13日前往交通大學參與這場動漫文化與臺灣社會的討研討會。
東浩紀在2001年出版了《動物化するポストモダン~オタクから見た日本社会》 (後現代的動物化:從御宅族看日本社會)。這本書相較於他的什麼情報社會倫理波狀論、郵便不安等作品來說,非常簡單好讀;當然由於東浩紀乃是正統哲學體系出身,這使得他的書籍和岡田斗司夫相比,不免顯得曲高和寡,更喜歡引經據典。
2007年,東浩紀出版了前作品的續集:《ゲーム的リアリズムの誕生ー動物化するポストモダン2》(遊戲性寫實主義的誕生:後現代的動物化2) ,這本是專談輕小說、美少女遊戲中興起的「新型溝通社群媒體」和「角色資料整理」等中所形成的新文化文字組織等議題。
從這兩本書中,筆者想要粗淺的探討東浩紀所謂的「動物化」是什麼意思?
簡單來說,東浩紀認為後現代主義形成了一個龐大交錯資料庫的社會,而人們在這個資料庫中遊走,依靠的不是「理性」,而是一種類似動物的「直覺」與「反應」,這使得讀者(觀眾、閱聽人)從傳統的「知識人」層級的欣賞作品轉變到「動物」式的反射式欣賞作品;而「動物化」最明顯也最具代表性的族群就是「御宅族(OTAKU)」這一群體。比如說看到「傲嬌(ツンデレ)」的詞彙或角色時,就會自動聯想到類似的角色,甚至大喊「かがみん萌えーー」,而不管之間是否有任何聯繫,直接將起串連在一起。
東浩紀參考了布希亞(Jean Baudrillard)的著作,尤其是《象徵交易與死亡》以及他對於「現實消失」的看法。布希亞引用索緒爾(Ferdinand de Saussure)的符號語言學來解釋大眾媒體中有關「擬象」(simulacre)與「模擬」(simulation)的概念。布希亞認為擬象有三種,也就是隨著文藝復興、大量產品化的工業革命和後現代主義,物品經歷了「仿冒」、「生產」和「模擬」。
如果說最初的仿冒品是針對「原始物件」而進行的模仿,那這個仿冒品則代表著與原始物品「存在性」與「外觀」的分裂;但是後現代社會中的「模擬」物件,則外觀和內在並無直接關連,模擬物是依靠自己封閉的符號系統所建構出來的表面形象存活下去。
換言之,對於現代動漫作品,如果說一句「哼,還不是賣萌的!」將無法掌握到整個ACG的發展。比如說提到無口少女,可能會想到綾波零,或是月島、星野琉璃(隨著不同的觀眾接受對象而有不同的代表),但是如果你說「XXXX是月島是零波的模仿」或「XX作品根本就是抄《海賊王》」等等,則未必正確,因為ACG高度資料庫化時代,沒有所謂的原始或模仿的對象。
綜觀來說,這是一種「數位資訊非時序性」(non-chronological nonlinear accumulation)。指的是數位資訊本質上違背了我們習慣的時間邏輯與發展線性。大多數的歷史課本都會有如下的敘述:人類的歷史從「舊石器時代」到「新石器時代」,再到青銅器、鐵器時代,如在求學的階段從小學到國中、高中一路向上。
這些順序性伴隨著時間,產生了一個牢不可破的邏輯原則,而知識的累積與學術的發更建立在這個時序性邏輯之上,先有牛頓的古典力學,才有反對力學的相對論;先有現代主義的肆虐,才有後現代主義的反擊;書本頁碼的增加就是一個時序性知識累積的例子,隨著頁碼的增加,代表著讀者知識的增加,抑或是偵探小說中的殺人兇手終要現出原形,真相即將大白。但是數位化資訊則不同,它並不建立在時序特徵之上;反之,其特徵便是「非時序性」。
數位化資訊依靠「檢索」和「網路位置」來連結彼此的關聯性,而這個關連性並不依靠時序性來維持彼此的聯繫,每一個位置連結之間並不具有先後固定的邏輯,以維基百科(Wikipedia)為例,我們很可能在閱讀某篇文章中,因為對其他延伸題材有興趣而按下另外一個連結,進而跳躍到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篇文章。
在這個跳躍過程中間產生了完全不同領域範疇、等級差別的轉移,很可能前面是複雜的學術定理,而後者則是稚童的牙牙學語。圖書館或是數位資料庫等根據一定的分類原則來整理知識,將同質性、同類別的知識匯集在一起方便讀者可以快速掌握相關資訊,百貨公司也按照一定的商品分類基礎。
「分類」與「時序化」是知識整理與累積的一個基礎,「巨人肩膀上」這句牛頓的名言清楚體現了這個原則;但網路卻將其巨人肩膀撕裂解離,使其成為一個一個零散的「位置連結」,知識本身的連續性被切割,如同四散一地的書本頁碼而遺世獨立。
這些多元資訊之間的跳躍與連結,不僅包含著程度、領域的殊異落差,更重要的在於我們無法辨認誰先誰後;換言之,我們很難在網路資訊或是連結索引中分辨資訊知識的「前後順序」與「因果關係」;加以複數的使用者同時使用,同人間的二次創作、改版與多元的編寫者不斷增修,數位資訊本身其實正在形成上個世紀文學理論所謂的「互文性(Intertextuality)的特質。
御宅族大量依靠網路和數位資訊,正在「創作」和「衍生」中逐漸資料庫化,無法區分真偽前後;而欣賞的角度則逐漸「動物化」,純粹依靠單純的象徵元素與直覺,成為現在我們所看到的ACG。詳細的討論,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親臨會場,屆時會有更詳盡的分析!
- Disqus
- Google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