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按:因為在鴨七分享「台灣有真正專屬於動漫迷的影音平台嗎?日本動畫在台灣收視的困境」這篇文章,最後提到了台灣最大的電玩社群巴哈姆特(一般稱呼使用友站)正在進行的「動畫月租服務意願調查」調查,對於這件事情的見解,本篇分成幾個點,分享個人對這件事情的看法。
巴哈進行的「動畫月租服務意願調查」代表巴哈有心要進軍動畫VOD服務嗎?
對於這篇調查,我個人偏向認為是協助服務廠商進行調查,例如去年來台灣的docomo d animestore或者同類型的服務會來台灣,不大可能是巴哈自己跳下來作。
不過,過去巴哈也跳了許多坑,例如各種音樂會與演唱會,在ACG的事情上面不計成本,回饋台灣的ACG迷社群、是非常佛心的在協助本地動漫畫文化,可以用 #還好有巴哈 來形容。所以以下都用巴哈有可能進軍動畫VOD平台作為設想,試圖提出可能探討的範圍。希望能給大家參考。
(其實也不是別人不想跳坑,是只有巴哈有這個口袋深度能跳啦…)
如果巴哈作動畫平台的話,優勢在哪?
最大的優勢當然在於,巴哈擁有自己的社群、以及電子消費平台。光是第一時間能夠推銷的潛在使用者人數,巴哈就擁有其他業者沒有的絕對性優勢。
而且,巴哈對於「如何把東西賣給沒有信用卡」的族群應該算是非常熟悉的。
「沒有信用卡」這件事情為何如此重要,只要看看現在手機、平板、甚至網路購物使用的主要支付方式就知道了。信用卡肯定是最方便、最簡單的付費模式,而且能夠長期訂閱。但是動漫畫族群大部份是學生的身份,自從台灣發生了雙卡風暴之後,銀行對於學生身份的發卡多採保留態度。因此,以學生為主要消費族群的商品,都必須有其他的線上電子貨幣支付方案如:mycard、手機電信商的小額付費。這些機制讓無法申辦信用卡、或是對在線上使用信用卡刷卡消費的群眾,有一個能夠消費的方式。
例如遊戲商城的結帳、便利商店的消費方式,這些線上遊戲業界常使用的手法,巴哈應該都非常了解。所以,對於如何讓動畫的主要收視族群「學生」設計出簡單、容易的付費方式,對於熟悉線上遊戲社群的巴哈,應該沒有任何難度。
如果巴哈作動畫平台的話,可能遇到的阻礙是什麼?
最大的阻礙,不見得是來自跟本地代理商搶奪動畫版權的問題,這通常只要透過授權費就能解決。甚至翻譯的人力、以及伺服器的架設能力應該都有解決方案。但是最大的問題,是在於巴哈目前並沒有影音方面的服務。目前巴哈所有的影片服務都建立在Youtube上。
而台灣的頻寬費用,其實也是影音服務最大的問題。過去無論是pixnet或者無名小站,當初之所以作得起來,都是依靠在學術網路的平台之下。也不像是Hinet自己是ISP可以自行吸收這個成本。
打個最簡單的比方,同時有一千人看文章、看照片、聽音樂,跟看串流影片所需求的頻寬與反應速度,所需要的絕對不是同一個數量級的。
如果巴哈要作動畫平台,最大的阻礙不是來自於收費方式、觀看人數,而是來自於目前很難估測需求的頻寬。因為這不可能丟在Youtube上了。
那巴哈為什麼要作這項調查?
綜觀上面的論點,以其去年docomo d animestore的經驗,我認為這個問卷是問錯問題了。因為真正對於使用者有意義的事情,不是一個月付多少錢,而是我想看的動畫,到底有沒有在上面,接著只需要問「我該怎麼付錢?」
在去年docomo d animestore關閉的時候,本站也有作過調查,最需要改進的事項排序是:
- 畫質
- 付費方式
- 動畫內容
而真正決定使用者該付多少月租費的,是網站擁有多少內容。回想當初docomo d animestore剛開設的時候,使用者最常見的抱怨不就是「找不到我想看的動畫」嗎?
所以這個問卷調查,對於商業上策略的影響不大,使用者肯付錢的門檻已經在docomo d animestore驗證過了。至於付費方式跟使用者數量,也如上所述,對於巴哈應該不成問題。需要解決的問題:動畫內容、數量、以及決定畫質的頻寬,才是真正決定是否能開設動畫平台的重點。
至於,成立台灣能使用的動畫平台最大的阻礙,以目前對於業界的了解,這個阻礙也許不會在台灣。
相關報導:
結論:要作動畫點播平台,就要找到合作夥伴。
目前來看,最佳的選擇應該還是中華電信。但是在中華電信以Hami、MOD多螢為發展主軸的狀況下,不大可能把網頁的平台交給巴哈經營,所以次之選擇會是目前已經在作的平台,例如台灣大哥大。
或者最簡單的萬能解,就是把docomo d animestore再次請來台灣。
至於其他網站有沒有這個可能性,例如遊戲基地、eyny、ck101……其實不用我們分析,大家應該也能看得出來可能性了吧。
此外,小編詢問了一些同好,也有人認為,如果巴哈要開動畫點播平台,應該找真正的IT公司來合作、或是成立新的IT公司。找電信商合作的話,現在三大電信商都有自己的影音平台,不太可能有合作意願;並且,從先前鴨七的文章來看,以目前三大電信商的產品而言,體驗普遍都不甚良好,有些甚至是連基本的影片點播都做不好、也沒有改善的意願。以此心態做出來的產品,在體驗不好的情況下,自然不會有太多使用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