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駱以軍 林俊頴 陳浩基 張贊波 劉克襄 顧玉玲 6位作家共獲殊榮

將於2月11至16日展開的台北國際書展,由文化部主辦,台北書展基金會承辦,1月14日公布「2015台北國際書展大獎」(TIBE BOOK PRIZE)六部年度之書。今年度的六位得主橫跨兩岸三地,創下書展大獎舉辦八屆以來,第一次有香港及中國作家同時勇奪大獎的紀錄,也說明了台灣在出版方面的多樣性與開放度,在華文世界中扮演著樞紐的角色。

「2015台北國際書展大獎」公布記者會上,邀請到5位得主蒞臨現場 左起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司長王淑芳,今年大獎得主香港作家陳浩基之代表皇冠出版社總編輯盧春旭、張贊波、林俊穎、顧玉玲、劉克襄、駱以軍皆到場分享得獎感言。

「2015台北國際書展大獎」公布記者會上,邀請到5位得主蒞臨現場
左起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司長王淑芳,今年大獎得主香港作家陳浩基之代表皇冠出版社總編輯盧春旭、張贊波、林俊穎、顧玉玲、劉克襄、駱以軍皆到場分享得獎感言。

 

2015書展大獎的小說類大獎得主陳浩基,以《13.67》描述香港警察為核心的推理小說,成為首位摘下書獎大獎桂冠的香港作家;另兩位得主則是台灣文壇的知名作家再攀創作顛峰之作──駱以軍猶如變形金剛遊戲般不斷排列重組的《女兒》,以及林俊穎以魔幻詩筆寫出如台式浮世繪般的《某某人的夢》,都展現了小說書寫的創新與想像。

 

在非小說類大獎方面,劉克襄《四分之三的香港:行山.穿村.遇見風水林》,帶領讀者自一水之隔的台灣觀看香港動人的郊野;社運工作者顧玉玲刻劃越南勞工的《回家》,則讓台灣讀者視野延伸至越勞回國後所面對的真實生活。紀錄片導演張贊波第一本在台灣出版的作品《大路:高速中國裡的低速人生》,呈現了報導文學作品的誠懇與反思,他也是繼野夫《江上的母親》、錢理群《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(1949-2009):另一種歷史書寫》及曹冠龍《紅杜鵑》後,第四位獲得書展大獎的中國作者。

 

書展大獎入圍書籍

書展大獎入圍書籍

在翻譯書眾多的台灣出版市場,以鼓勵華文創作為宗旨的書展大獎,不但致力於結合創作者及出版社共同倡導全民閱讀好書,也透過獎項的頒發與宣傳,向全球推廣華文出版品,積極協助國際版權的銷售。因此舉辦八年以來,已經成為出版社競逐榮耀的獎項之一。2015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徵件分為「小說類」及「非小說類」,接受自2013年1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之間,首次於台灣出版的中文創作。今年度共有小說類114件、非小說類270件作品報名角逐,經過兩階段評選出各10本入圍書籍後,最後再選出各3本作品獲得書展大獎。

 

書展大獎公布記者會上,邀請到5位得主蒞臨現場,現場文學星光閃耀,今年大獎得主駱以軍、林俊穎、劉克襄、顧玉玲皆到場分享得獎感言,中國紀錄片導演張贊波亦特地從北京抵台參與記者會,分享鏡頭與勁筆交織的人生。頒獎典禮則將於2月11日書展開幕式舉行,預訂由總統頒發獎金10萬元及獎座給年度6位書展大獎作者,入圍的作品也將於台北國際書展的「書展大賞」主題館中展示,提供讀者作為購書閱讀的參考指標。

 

所有入圍2015書展大獎的20部作品,也將於即日起展開行銷推廣,希望能藉著媒體報導聚焦發光發熱,再度掀起銷售熱潮,讓全民一起於新年度讀好書。預計將串聯國家圖書館、臺北市立圖書館、新北市立圖書館、國立台灣圖書館等管道,分別以採購或陳列書展大獎作品等方式推薦給讀者。

 

小說類-攀登高峰的創作

 

綜觀今年小說組得獎的三本作品,林俊穎《某某人的夢》、駱以軍《女兒》、陳浩基《13.67》,評審團發現作者們在琢磨與思辨文字上下了極大心力,實現了強烈的文字實驗,讓人驚豔。

 

評審團指出,在10本入圍名單中,包括了一些近幾年曾經得獎的名字,清楚顯示了這些作家正處於創作的高峰狀態,一出手就有讓人眼睛一亮的成績。其中,林俊穎《某某人的夢》堪稱是今年台灣小説的一個奇觀。如果小說是假,夢是幻,在夢與小說之間,卻還隱藏了另一重無從壓抑否認的「真實」。假託「某某人」之名,林俊穎找到了一種方法,一種語言,一舉把他封存多年的記憶廻馬及性靈秘密攤開來,公諸於世。再粗礪的人間風土,再土俗、再妖豔的人性風景,也都在作者帶著詩意的筆觸下,化成了瑰麗無比的台版浮世繪。

 

至於駱以軍的《女兒》很難具體重述,是一個不存在的女兒又「含納著一切可能的故事」。作家本身以雜文集《小兒子》交待了俗世日常生活,但那有著真實內容的人際關係質感,卻奇特的傳遞給了虛構的《女兒》。駱以軍創作中的人物,即使是虛構的,卻也傳遞著某種溫暖的共感。

 

香港作家陳浩基近年來表現亮眼,2011年以《遺忘.刑警》榮獲第二屆「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」首獎,《13.67》是他在台灣出版的第二本作品。評審團指出,陳浩基深入地探觸了香港社會的法律觀念建構過程,以及港英統治時期的文化交錯衝突,在今天的環境中讀來,具備了格外敏銳的現實感。尤其對於因現實騷動而關心香港的台灣讀者來說,這本書既提供了閱讀上的衍伸關懷,更提供了必要的背景說明。

 

非小說類-與世界對話的角度

 

在書展大獎非小說類入圍作品方面,評審團以收成莊稼的譬喻來說明,出版有時豐收、有時平平,但有一趨勢卻不可不注意;或許受到網路或社群網站等各類發表平台影響,就形式上而言,今年度大多數的非小說類作品有「細碎化」趨勢,題材集中於「生活」、「我類」,文字也走向「專欄化」。

 

為兼顧讀者雅俗共賞的閱讀樂趣,並保持台灣與世界對話的功能,今年度非小說類作品得獎名單中,最令人眼睛一亮的是《房間Room》,它也是首次入選書展大獎的漫畫作品,說明了台灣的圖像創作者無論是畫風或編劇,都已漸漸走出日本、歐美影響,獨樹一格。另一本《築海而居》,儘管內容專業,文字較為艱深,卻因其顛覆今時主流住宅建築定義,顯現在地觀點,受到評審青睞,特別推薦給讀者。

 

紀錄片導演張贊波的《大路:高速中國裡的低速人生》,是他在湖南漵懷高速公路工地三年的期間,以鏡頭和書寫紀錄著中國在邁向更快、更進步的過程中,從建設與現況的衝突、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與利益糾葛之中,一一抽絲剝繭,最後剪輯成為影片《大路朝天》與此書,文字潛藏深厚的人文關懷。

 

始終堅持為自然生態而寫的作家劉克襄,在《四分之三的香港:行山.穿村.遇見風水林》顛覆了香港諸多印象,一本讓香港人爭相搶購,用以了解故鄉土地的書。劉克襄走入了香港的後山,用手繪的地圖,讓另一個香港於繁華與霓虹燈之外,清純樸實地走出來,其實何止香港,作者企圖告訴讀者,用我們的腳,重新發現世界,其間的樂趣是下午茶與逛街不能想像的。

 

愈來愈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越南看護與勞工,他們四處借錢付仲介費來到台灣打工,三、五年後回到家鄉。然後呢?獻身社運的顧玉玲,長期關心外勞議題,2008年曾以菲律賓移民工為主題寫成《我們》,6年後又在台越兩地奔波後完成《回家》,為越南移民工寫出他們的漂浪──勞動者如何帶著受傷的身體,捧著受苦的心靈,一路拚搏跌撞返鄉的故事。這本書的可貴,不僅因為內容,更因作者人道之心,讓台灣得以反省觀照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2015台北國際書展 『書展大獎』小說類得獎及入圍名單

編號 作者 書名 出版社 項目
1 林俊頴 某某人的夢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年度之書
2 陳浩基 13.67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年度之書
3 駱以軍 女兒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年度之書
4 王定國 誰在暗中眨眼睛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入圍
5 吳俊傑 戰爭殘酷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入圍
6 胡晴舫 懸浮 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入圍
7 高翊峰 泡沬戰爭 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入圍
8 劉兆玄 王道劍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入圍
9 藍博洲 台北戀人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入圍
10 羅浥薇薇 騎士 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入圍

 

2015台北國際書展 『書展大獎』非小說類得獎及入圍名單

編號 作者 書名 出版社 項目
1 張贊波 大路:高速中國裡的低速人生 八旗文化 年度之書
2 劉克襄 四分之三的香港:行山‧穿村‧遇見風水林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年度之書
3 顧玉玲 回家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年度之書
4 61Chi 房間Room 大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入圍
5 周婉窈著/許書寧繪 少年臺灣史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入圍
6 洪震宇 風土餐桌小旅行──12個小地方的飲食人類學筆記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入圍
7 唐香燕 長歌行過美麗島:寫給年輕的你 無限出版 入圍
8 郭英聲、
黃麗群
寂境:看見郭英聲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入圍
9 陳冠華 逐海而居:陳冠華花東海岸小住宅設計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入圍
10 黃婷鈺 105號公路:泰緬邊境故事 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入圍

 

 

 

 

 

【附件一】2015台北國際書展大獎  得主簡介

 

小說類得主簡介

 

《女兒》駱以軍
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、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畢業。曾獲第三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首獎、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、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等。著有《小兒子》、《棄的故事》、《臉之書》、《西夏旅館》、《我愛羅》、《我未來次子關於我的回憶》、《降生十二星座》、《我們》、《遠方》、《紅字團》等。

 

某某人的夢》林俊頴

政治大學中文系畢業,紐約市立大學Queens College大眾傳播碩士。曾任職報社、電視台、廣告公司。著有小說《我不可告人的鄉愁》、《鏡花園》、《善女人》、《玫瑰阿修羅》、《是誰在唱歌》、《焚燒創世紀》、《夏夜微笑》等,散文集《日出在遠方》、《盛夏的事》。《我不可告人的鄉愁》獲2011中時開卷十大好書獎、2012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。

 

1367陳浩基

香港中文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畢業。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海外成員。

曾以〈藍鬍子的密室〉贏得第七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首獎,之後再以推理小說《合理推論》獲得可米瑞智百萬電影小說獎第三名。

2011年,以《遺忘.刑警》榮獲第二屆「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」首獎,日本推理小說之神島田莊司稱讚他具備了無可限量的才華!

 

非小說類得主簡介

 

大路:高速中國裡的低速人生張贊波

湖南邵陽人。1998年湘潭大學中文系學士畢業,2005年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碩士畢業。創辦漸近線電影工作室,專事獨立紀錄電影創作。作品一貫關注中國高速發展下的個體尊嚴與生存境遇。

 

主要作品有紀錄長片《天降》(Falling From the Sky,2009),《戀曲》(A Song of Love, Maybe,2010),《有一種靜叫莊嚴》(The Interceptor from My Hometown,2011),《大路朝天》(The Road,正在後期製作中)等。曾參加過國際國內數十個電影節(展)並獲獎,是當下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的中堅力量。本書是作者的第一部非虛構作品。

 

 

四分之三的香港:行山.穿村.遇見風水林劉克襄

2009年以《永遠的信天翁》獲得書展大獎小說類大獎,2015年獲得非小說類大獎。綽號鳥人。詩人、自然觀察作家。1957年生,台灣台中縣烏日鄉人,曾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中心執行副主任。代表作品有詩集《河下游》、《漂鳥的故鄉》、《小鼯鼠的看法》和《巡山》等;散文集《小綠山之歌》、《自然旅情》、《快樂綠背包》、《劉克襄精選集》;遊記《大山下,遠離台三線》、《迷路一天在小鎮》、《安靜的遊蕩》和《失落的蔬果》等;動物小說《風鳥皮諾查》、《座頭鯨赫連麼麼》、《野狗之丘》和《永遠的信天翁》等。

 

回家顧玉玲

1967年生,社運工作者,人民火大行動聯盟成員。畢業於輔大英文系、交大社文所,現就讀北藝大文新所博士班。曾獲時報文學獎、懷恩文學獎、台北文學獎,著有《我們: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》(2008),獲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、亞洲週刊華文創作十大好書等;編有《拒絕被遺忘的聲音:RCA工殤口述史》(2013),獲金鼎獎年度圖書大獎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Loading Disqus Comments ...
Loading Facebook Comments ...